充电桩建设放大新能源车“生态圈”红利

2023-02-10 16:49:07 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资料图】

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不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坚实保障,也在充电桩领域催生出更多产业机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超强增长态势,使得整个产业链在技术、创新、投资等方面都呈现出高景气度,尤其是在充电桩领域,车企和消费者都有更大的需求。随着消费体验的不断提升,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将进一步放大新能源车“生态圈”红利。

重庆:新型充换电基础设施助力“出行降碳”

正月十六正是返程高峰期。相比于往年春节返程,奔忙于G93渝遂高速的新能源汽车司机有了别样感受。在这条高速公路铜梁北互通旁,一座集光伏发电、电能储存、汽车充电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充电站,为返程的新能源车充上了光伏电,用清洁电能推动“出行降碳”,护航“绿色”返程。

据介绍,近年来,铜梁北互通附近车流量较大,充电慢、充电难问题凸显。为此,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投资建设了铜梁玉泉“光储充检换”一体站。

“该站周边车流密度大,一方面可实现清洁能源存储就地消纳,缓解大功率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另一方面还打造了多元化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可满足更多电动车主的用电需求。”国网铜梁供电公司总经理汤雪松说。

走进这座“光储充检换”一体化综合站,只见充电区共设置12台直流充电桩,能同时为24辆车充电。从湖北恩施来渝探亲的新能源车主石飞说:“利用这里的快速充电桩给汽车充电,仅需1小时就可充满。”春节期间,该站每日服务新能源汽车近200辆,较平时增幅超过三成。

在充电桩一旁的换电站,重型卡车正在进行换电。通过车牌智能识别,汽车驶入换电站后,AGV智能叉车自如地移动至指定位置,几番操作之下就将电池更换完毕。“快充尚需一小时,而换电仅需5分钟,买杯咖啡的工夫就能满电出发。”汤雪松说。

更多的能源体系建设成果,也集纳在这座新型充电站。据介绍,这座一体化综合站依托光伏、储能、充电、检测、换电等功能模块,可实现“光伏优先消纳、余量存入储能、充满之后上网、储能夜充日放”。

据介绍,该站的光伏区在日照充足情况下每天可发电3000千瓦时,可满足60台/次小型电车充电需求,若有富余电量则可余电存储;储能区配置了2套储能装置,每日在谷段、平段充电,在尖段、峰段放电;站内还装设1台V2G充电桩,电动汽车可反向为电网送电;并打造了电动汽车电池检测站,能开展电池检测业务。

铜梁玉泉“光储充检换”一体站,只是重庆加快打造充换电基础设施的缩影。据悉,近年来重庆已建成涵盖“一环十射”高速公路的充电服务网络,规模位居西南前列。其中,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已在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投资建设了139个充电站、572个固定式充电桩,覆盖重庆逾九成高速公路服务区,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补能需求,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内蒙古:今年将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000个

记者在2月7日召开的内蒙古推动工业调整优化升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内蒙古将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000个。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谭林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内蒙古出台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内的多项政策,不断加强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内蒙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共充电桩8200余个。

“根据相关政策,我们规定公共停车场配套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车位占总车位的比例达到10%以上,新建居民小区配套机动车停车位100%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对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时要增加停车位、建设充电桩。”谭林说,内蒙古正在协调推动区内各盟市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部署各地加快编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加强与能源、电力部门沟通协调,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工作。

谭林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了《推动呼和浩特市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试点行动方案(2022-2023年)》,指导呼和浩特市开展试点行动,研究采取统建统管、自建统管、自建自管的建设经营管理模式,重点在居住社区、城市公共停车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产业(物流)园区等4类场所先行试点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相关布局规划和设计方案编制工作基本完成,项目选址全面展开,具备电力保障条件的项目大部分已完成,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已同步推进。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新能源汽车(不含城市公交车)保有量达5.6万辆,其中呼和浩特市1.45万辆,居全区首位。

推荐要闻
房产推荐
理财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