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资讯:中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突破7亿千瓦 应用新领域不断拓展

2023-03-01 08:52:36 人民日报

理高翔说,通过将传感器植入风机部件,并借助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算法,机组可以提前感知复杂风况变化,实现最优性能;开展塔筒状态监测、叶片振动监测等,可减少故障停机带来的发电损失,运维成本较传统风机降低约20%。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介绍,近年来,风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不断提高,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技术进步显著。通过高塔架、翼型优化、新材料应用和精准测风等技术创新,我国风电发电效率较10年前提高30%。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较2012年分别下降约48%和70%,为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资料图】

未来前景可期,融合发展造就产业新空间

使用寿命可达25年以上、最大可承受18级超强台风、清洗机器人自动清洗……浙江嘉兴,京能国际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装上了会发电的超级屋顶。相较传统在屋面上用支架撑起光伏板,这里的屋顶本身就由内板、保温棉、外板、光伏发电层等合而为一。

“BIPV让光伏真正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相比支架安装,不需要留出通道,这意味着同样的屋顶面积可以安装更大容量的组件,发电量提高约15%。”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认为,除了在新建建筑积极推进BIPV之外,老旧建筑屋面翻新也是很大的潜力市场。

当前,还有不少地方活用绿电资源,积极打造零碳产业园。在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园区80%的能源由本地风电、光伏直供,20%与电网交易,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远景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张雷说,接下来企业计划打造更多零碳产业园,提供零碳能源的系统解决方案。

不只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广袤乡村也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以前牛棚照明一个月就得花300多元,自从屋顶架上了光伏板,电费省了不少。”对于嘎查里建起来的综合智慧新能源项目,内蒙古通辽市花吐古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包宝音吐很是认可。

2022年,国家电投在当地建设了11兆瓦光伏、8兆瓦风电以及100个户用光伏项目。指着不远处的光伏电站,项目负责人孙文告诉记者:“原来这里是闲置盐碱地,我们租下来后对土壤进行改良,无偿交给村民种植荞麦,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村里每年还能有10万多元的土地租赁收入。”

推进乡村风电和光伏发展,既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手段,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部署了“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提出以县域为单元大力推动乡村风电建设,统筹农村具备条件的屋顶或统筹安排村集体集中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测算,一个行政村只需拿出200平方米土地,安装2台3兆瓦风机,以村集体土地作价入股等方式,每年村集体可增收20多万元。”秦海岩介绍。

“光伏+治沙”“新能源+氢能”“新能源+储能”……更多的“新能源+”应用项目正加快落地。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将聚焦多元融合,重点开展光伏治沙、光伏廊道、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深度融合发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等示范,探索多品种互补、多场景综合发展新模式。

“过去十年,风电光伏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下一个十年,我们要穿越更多技术‘无人区’,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更多中国‘风光’。”秦海岩说。

(责编:张岩)

推荐要闻
房产推荐
理财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