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速讯丨百姓故事|何天玉:回乡创业新农人 “桃”出甜蜜致富路

2023-05-11 16:50:30 全景遂宁


(资料图片)

在如今的农村,许多年轻人怀揣着梦想从城市回到乡村开启了新的征程。他们带来了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让一片片荒芜的土地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也改变了乡村的旧貌,在致富的路上不断探索,带领着乡亲们共奔甜蜜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位新型农民,也是一位回乡创业者——大英县瑞兴家庭农场农场主何天玉,去听听她的十年回乡创业故事。

桃子丰产 订单源源不断

5月9日上午,天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在大英县卓筒井镇的槐花村山坡上的桃园里,何天玉正带着外地来的客商在桃园里忙碌地介绍着即将上市的早熟桃。这段时间,随着桃园里的桃子逐渐成熟,何天玉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了桃子成熟的视频,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就源源不断,供不应求。

“因为我们是老客户了,每年的成熟期到了我们就提前过来,早熟桃产量比较低,如果来得晚的话可能就被别人订走了。”桃园里正在看桃子的浙江水果收购商薛来岩说。

采访中,何天玉的电话就没有断过,都是从全国各地打过来收购桃子的商家。据何天玉说,今年的桃子长势特别好,早熟桃就能产6、7万斤。何天玉的桃园建在槐花村的一处山坡上,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桃树种满了山坡,一个个带着红晕的桃子挂满了树枝,一片丰产的景象。

怀揣梦想回想创业 青年在农村大有可为

2013年,在卓筒井镇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在沿海地区打工的何天玉和丈夫回到了家乡卓筒井镇开始发展桃园产业。当时槐花村的山坡上一片荒芜,何天玉看中了这处山坡的地理位置和日照条件,流转了100多亩山坡地开始种植桃树。

“当时我们镇有个老果区,他们的桃子销售情况不是很好,是老一辈的叔叔阿姨种的桃子。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问题,最后我们就主动把这边的100多亩地承包了下来。”回想创业之初,何天玉至今还记忆犹新。

经过10年发展,如今的桃园已经遍及山坡,成为了槐花村最主要的产业。种植之初,何天玉就用新型的种植理念来种植果树,向省农科院专家请教栽种的技术,果园里也采用了最先进的滴灌设备,让桃园发展的欣欣向荣。

“因为以前的传统农业种不出更好的品种,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政府也带我们一起出去学习,找省农科院的老师教授引进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把桃子产量发展壮大。”何天玉说。

每年,何天玉的桃园产量都能达到三、四十万斤,果实远销全国各地。富裕起来,何天玉也没有忘记乡亲,桃园长期雇佣村里的村民前来这里务工,为老百姓增加了收入。同时,何天玉为老百姓开展了300余场培训课,给老百姓讲解种植技术,当地的许多百姓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上了桃树。

从30岁出头到40多岁,何天玉最美好的青春都扎根在了乡村的田间地头,建立了青年家庭农场,办起了合作社,用她的行动展示着青年在农村大有可为,并先后获得“返乡创业示范企业”“返乡优秀农民工”以及“优秀青年”等称号。

“我们用最现代的种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方法,让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何天玉说,对于当初的选择从不后悔,因为在如今的乡村青年也可以干出一番成绩。在何天玉的带动下,如今的槐花村春天桃花满山,风景旖旎,夏季桃子丰收,村民忙碌,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美景图。

“何天玉在我们村上搞家庭农场,有效地解决了我们在家的农民工和不能出去务工的老年人就业,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对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英县卓筒井镇槐花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强说。

(全媒体记者 邓雪莲 蒋制涛 实习记者 唐岚芯 实习生 王杰)

推荐要闻
房产推荐
理财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