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资讯】雉水大地,麦浪飘香,10多台收割机齐开动,1100多亩小麦两天收完——不见农人忙 只闻机声隆
2023-06-07 13:15:32 南通网
(资料图)
收割小麦 汤乾玮摄
六月,在如皋市城北街道田源家庭农场的千余亩麦田里,机械轰鸣收获忙,熟透了的麦子在机声隆隆中,颗粒归仓。
“现在收麦子是越来越轻松了,以前5亩地要耗费小半个月,而现在农场承包的1100多亩地,10多台(套)智能无人收割机最多两天就能完成收割任务。”田源家庭农场负责人许波云站在地头,指着麦田里一台“铁牛”介绍,“这是今年年初农场投入使用的智能无人收割机,运用5G和北斗卫星导航技术,通过智能终端系统设计行走路线,实现直行、地头转弯、入堑、割台升降的无人化操作。”
高效率、精准化的智能收割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也降低了小麦抛洒率和破损率,使籽粒清洁度达到优良品质。看着自家粮仓里堆成“小山”的饱满麦粒,许波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今年小麦的价格预估在每公斤2.4元至2.6元,亩产量在650公斤左右,而去年是550多公斤,相对来说收益还是不错的。”
农业机械化在提高效率、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提升着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心和使用新型农机的积极性。“收割的时候,看着沉甸甸的麦穗,然后你徜徉在麦穗的海洋里面,感受到新鲜粮食散发出特有的香味的时候,一种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许波云喜不自禁。
今年,如皋累计组织投入联合收割机2300多台,为保障小麦高机收率打下坚实基础。田间地头的农事正发生巨变,其中,效率提升只是农业生产的变化之一,更大的变化是农业生产模式的变革。
近年来,乘着土地流转好政策的东风,如皋市农民承包地“三权”分置盘活了土地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目前,如皋市已有317个示范家庭农场,4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70多万亩。
对于活跃在如皋田间地头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言,“精耕细作”不再是掌握基本农事规律后苦卖力气,而是将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赚取收益,该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正发生历史变革。
记者 陈嘉仪 通讯员 袁涌东
[编辑:俞鑫城]-
-
【天天播资讯】雉水大地,麦浪飘香,10多台收割机齐开动,1100多亩小麦两天收完——不见农人忙 只闻机声隆
-
海信自研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产品获得专家一致好评
-
全国首批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公示结束——海信助力青岛、长沙成功入围
-
环球快消息!Ryzen8000!AMD 确认高端处理器规格
-
26 岁网红直播中拼酒猝死,曾称钱比命重要,老婆悲痛发声
-
高考首日,救护车送来一名“特殊考生”
-
高考首日,南通考点定格暖心瞬间
-
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下一句是什么?故人西辞黄鹤楼是什么诗?
-
快讯丨河北省8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精彩亮相
-
【世界速看料】种类繁多的眼药水该如何选
-
如何延缓孩子近视进展?眼科专家详解 世界消息
-
夏雨新作《极寒之城》首映!袁泉李冰冰现场助阵
-
维生素D缺了不行,补多了也不成
-
18只个股上午主力净流入超1亿元 华工科技居首-天天观天下
-
今日播报!李云泽会见美国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范洁恩
-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我在现场】大漠起翠屏 绿带锁黄龙 阿拉善:捧上生态“金饭碗”
06-07, 09:43 -
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启动 热门
06-06, 15:52 -
焦点速递!山西吕梁:米家庄村多措并举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06-06, 16:06 -
稻蟹混养:交城米家庄村开辟乡村振兴新航道
06-06, 15:44 -
农业农村部:采取超常举措抢收小麦 确保夏粮应收尽收|快资讯
06-06, 16:00 -
各地综合施策全力护航高考|每日快播
06-06, 10:49 -
服务大考 四川绵阳公交集团 130余辆新能源车已“整装待发” 天天速读
06-06, 10:45 -
百事通!山东莘县魏庄镇: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06-06, 10:54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我在现场】“种”上下功夫 “链”上补短板 通辽铆足牛劲大干“牛事”
06-06,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