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地方卖地收入增速几近转正,创一年多新高,拐点来了? 全球热闻
2023-05-20 19:23:08 第一财经资讯
今年以来土地市场低迷,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延续下行势头,不过,最新的4月份数据似乎透露出一丝积极信号。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4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称“土地出让收入”)为11761亿元,同比下降21.7%。其中,4月份土地出让收入为3033亿元,同比下降-0.7%,较3月降幅大幅缩窄,几近转正。这一增速也创了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相关资料图)
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当下,地方政府愈加依赖卖地收入。而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整,房地产开发商拿地意愿和能力下降,土地市场整体低迷,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大跌(-23.3%),今年以来整体延续跌势,这对地方财政收入形成一定冲击。但4月份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明显缩窄,原因何在?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告诉第一财经,4月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降幅的大幅收窄一定程度与基数因素相关。从两年复合平均的角度来看,4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两年平均同比降幅从3月的23.0%仅收窄1.5个百分点至21.5%,土地交易市场仍然偏冷,地产商拿地需求总体仍待回暖。
“从地产销售看,低基数下4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回升至5.5%,但两年复合平均增速则从3月的-9.3%走弱至-21.2%。当前地方卖地收入形势仍然偏冷,一定程度拖累地方政府广义财政的扩张力度。”高瑞东说。
此前多位地方财政局长也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以来当地土地出让收入并没有好转,这也使得当地可用财力减少,加大基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
土地出让收入这一指标有一定时滞性,如何准确地看待前4个月土地出让收入数据?后续土地出让收入走势如何?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告诉第一财经,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表现滞后于土地成交总价,因为从土地成交到价款的完全支付还需一定时间,从各地土地出让价款缴纳政策来看,从土地签约到价款入库,一般存在1个月至半年的时间滞后。
“今年一季度,百城土地成交总价同比增速回暖,但这并未体现在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上,可能正是缘于土地成交总价与价款缴纳存在时滞,使得一季度土地市场回暖在4月土地财政数据中初显。”赵伟说。
他表示,5月百城土地成交总价高频指标略有回落,可能与季节性和地产销售边际放缓等因素有关,国有土地出让走势仍需跟踪地产销售与拿地数据等领先指标。后续经济修复虽可能放缓,但在去年低基数效应叠加一季度已有明显回暖的情况下,全面土地出让收入仍明显拖累的概率不大。
高瑞东认为,一般来讲,开发商在土地市场拍得土地后,通常需要在60天内支付土地出让金,因此相比土地成交数据,土地出让收入数据反映的情况通常滞后1-2个月。4月份土地出让收入降幅的收窄更多与一季度土地成交情况有关。
“今年1-3月,百城土地成交总价收入累计同比降幅为9.0%,相较2022年全年的-23.8%大幅收窄,或对4月的土地出让权收入变动有一定反映。而4月百城土地成交总价收入降福再次扩大至23.7%,将反映在5月的土地出让权收入中。”高瑞东说。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近日撰文称,第一季度仅12个省份土地出让金实现正增长,多地土地出让金持续下滑,尤其海南、甘肃、重庆、湖北、福建等土地出让金下滑超50%。一方面,在经济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环境下,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居民的购房意愿;另一方面,房企受供应链以及信贷政策影响,拿地意愿不强。
殷剑峰认为,短期来看,3月份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温,因此短期土地财政降幅可能会收窄,但4月房地产又有降温趋势,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6.2%,第二季度土地财政趋势不容乐观。预计第二季度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土地财政收入增速持续负增长,但降幅可能会收窄。
高瑞东预计,未来商品房销售弱复苏下,土地出让收入将在低位徘徊较长时间。从全年来看,预计全年土地出让收入略微回正。
前述多位基层财政局长也预计,疫后稳楼市政策频出,经济持续恢复,预计今年土地出让收入形势好于去年。
这从今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报告中也可以看出。近些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中九成以上来自土地出让收入。今年预算报告预计全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约7.4万亿元,同比增长0.4%。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曾告诉第一财经,今年宏观经济将持续复苏,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推出有利于提振居民信心和居民收入,奠定房地产市场逐步恢复的基础。同时,稳楼市政策将推动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更重要的是,优质头部房企融资问题将得到解决,房企风险逐步缓释,拿地能力增强。因此,2023年土地市场有望企稳,土地出让收入总体恢复。但从恢复节奏看,可能要在下半年产生明显效果,上半年预计还要进一步观察。
尽管短期来看,今年土地出让收入大概率能够止跌。但专家普遍认为,中长期来看,土地财政难以像前些年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殷剑峰认为,长期来看,我国人口增速下行,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突破0值,降至-0.6%,人口增速大幅下滑决定了长期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土地财政冷却,一方面影响城投债的还本付息,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专项债项目的现金流和本息覆盖,同时老龄化加速发展也进一步加剧地区之间的财政分化。
为了弥补未来土地财政收入下滑导致的资金缺口,专家建言,核心还是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经济,带动税收等收入增长。另外,可以通过基础设施REITs等,盘活存量资产资源,适度增加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等增加收入。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中央与地方、省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适当上移部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减轻基层财政负担。另外,继续加大中央、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力度,减轻因土地收入下滑等基层财政“三保”压力。
-
-
4月地方卖地收入增速几近转正,创一年多新高,拐点来了? 全球热闻
-
推动农业新模式应用,中国软件上线云认养平台
-
每日视讯:Meta 推自研芯片计划,切分英伟达蛋糕
-
天猫好房何义:创新经营、开放协作构筑成熟天猫好房交易生态-新要闻
-
“龙舟水”期间,广东首场暴雨或在 22 日到来 看热讯
-
保障哺乳期妇女权益,民航局发布指南推动机场母婴室建设|全球快播报
-
千阳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Ⅲ级/较重】【2023-05-20】
-
全球微资讯!2020年基准利率调整表(2020年基准利率)
-
世界快报:萌娃进警营,零距离感受别样“警”彩!
-
匈牙利央行行长:世界经济金融重心从西方转移至亚欧大陆 世界聚焦
-
内蒙古:力争12盟市全部达标千兆示范城市|今日热议
-
世界微速讯:“520” 西安新人甜蜜领证 婚姻登记处给新人提供汉服免费拍照等服务
-
全球观点:酒驾101会罚款多少
-
热头条丨江南百景图擂鼓助威风活动怎么参加 擂鼓助威风活动详情
-
每日速看!八旬老人取钱迷路误入机动车道,两执勤辅警暖心救助送她回家
-
-
内蒙古:力争12盟市全部达标千兆示范城市|今日热议
05-20, 18:42 -
工信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05-20, 12:01 -
天天热点评!维权领域还存在诸多障碍——当心网络交易中的消费陷阱
05-20, 11:48 -
今日聚焦!挑大梁 走在前丨从两个超30%看广东制造业实与稳
05-20, 12:06 -
借力“中国旅游日”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花样促消费
05-20, 12:00 -
两部门持续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
05-20, 12:03 -
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全面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05-20, 10:52 -
2023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
05-20, 10:45 -
最资讯丨公安机关全面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
05-20,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