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赴四川考察|吴群刚:到2023年底试运行2-3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2022-12-31 05:50:08 晨财经

12月30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黄宇 摄

12月30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在成都召开。考察和会议期间,科研合作成为两地参会嘉宾间的热词。


(资料图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目前,四川省和重庆市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大健康等领域集聚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两地科研合作频繁,具有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基础和条件。

四川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群刚表示,围绕川渝两地科技重点发展方向,川渝两地将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大健康、节能环保和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统筹布局一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从节点来看,计划到2023年年底,在重点产业领域试点运行2-3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到2025年底,挂牌运行一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集聚一批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队伍,产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

——基础研究创新能力方面,围绕川渝两地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学问题、新兴前沿交叉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产生一批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方面,以联合实施项目为牵引,协同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共同探索顺畅、便捷、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联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产业化通道,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产业推广的全链条服务。

——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建立实验室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用人机制,吸引顶尖人才、培养青年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依托实验室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

——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方面,鼓励实验室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新型运行机制,与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定位、目标和任务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开放创新共建共享方面,加强实验室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学术交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资源等集聚利用和开放共享,推进技术要素跨区域流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黄宇

点击查看更多>>>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反响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来源:华龙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推荐要闻
房产推荐
理财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