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文:警惕“伪私募”的“糖衣炮弹”:借私募基金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
2023-02-06 19:41:54 晨财经
近年来,随着“P2P”非法集资乱象的逐渐平息,私募基金“拼单”“嵌套”“买壳、卖壳”“抽逃转移资金”等乱象逐渐进入金融犯罪视野。
14只备案私募基金项目作“幌子”,年化收益高达12%-24%的允诺,共计17亿余元的非法吸收资金,2000余万的“借款”,1400余人,200多个个人账户……
(资料图片)
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数字串联起来
隐藏着怎样的骗局?
在对一起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提起公诉后,浦东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徐弘艳介绍道:“涉私募基金领域的犯罪案件常常披着合法的外衣,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浦东检察 ,赞 1“检”法课——检察官教你辨别真假私募
2021年12月,多名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称,曾多次购买上海A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自2021年7月起未能兑付,共计损失2亿余元。不少被害人疑惑:合同注明资金投入A公司私募基金,A公司也确实进行过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还发行了一批备案私募基金,并显示基金有托管方,为何还是出了问题?
挂羊头卖狗肉
真假私募迷人眼
2015年7月,由某某成立A公司并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在浦东新区设总部,并陆续在各地设立销售分部,对外开展经营活动。据检察官徐弘艳介绍,由某某拥有多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在多家知名金融机构从事证券交易工作,深谙证券市场运作规则的他利用自己极强的专业背景,精心布置了一场金融骗局。
由某某设立A公司后,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诚信、合法经营,而是上演了一场“挂羊头卖狗肉”的障眼法。他按照私募基金规定陆续设立了14只私募基金,并进行了备案登记、信息披露,基金投资人均符合合格投资人规定。但这14只基金总规模仅2亿余元,除由某某本人或涉案公司外,其他合格投资人共计十余人,所以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并非A公司的主要业务。
其真正的主营业务实则以投资私募基金为名的高息理财产品。由某某以A公司的私募管理人登记为招牌,以设立的备案私募基金为广告,虚构证券操盘团队资质,通过员工口口相传推广宣传A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理财产品,并承诺12%-24%的高额年息,诱骗大量投资人购买A公司理财产品,金额高达17亿余元。这些理财产品不备案、无托管、投资人投资金额门槛仅5万元且没有合格投资人资质审查,不符合私募基金的基本形式要求。根据相关法规,私募基金不可以公开推介,并且对于投资人资质有严格要求(即投资人需满足单笔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通过真私募与伪私募双管齐下、真假并行,由某某的犯罪手段隐蔽性更强、迷惑性更甚,成功欺骗了许多投资人。
这步步为营的算计让奔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而来的投资人一步步走进被犯罪吞噬的深渊,他们哪里想得到,真私募只是幌子,而高息理财产品的资金都进了由某某个人口袋,大部分被其用于归还本息、支付高额佣金、公司运营及个人消费,仅有少量资金以其个人及关联公司名义实际投入备案私募基金。经审计,截至案发,由某某造成投资人经济损失达7亿余元。
规避监管操控资金
妄图洗白非法所得
几年间,一笔笔资金汇入由某某的资金池,他在积攒起巨额资金的同时也盘算着怎么让资金的流动更有助于他的“完美骗局”。
如何保证备案私募基金的持续运行,以获得投资人的信任?由某某将资金池中的少量集资款以个人、关联公司等名义投到备案私募基金作为跟投,即造成A公司运营的备案私募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的假象,而经证券市场交易运作后投资资金变成合法投资收益回流至资金池,又顺利改变了“钱”的身份,便于后续对资金的划拨使用,一举两得。
如何规避金融机构监管,让资金得以正常流转而不被限制?由某某个人账户作为资金池账户,长期交易频繁、且交易额巨大,面临被金融机构限制或停止交易的监管。为了能让资金顺利的为己所用,由某某指使部分公司员工提供了200多张个人银行卡,接着把资金池中的资金“化整为零”,利用200余张银行卡小额转出,确保资金的顺利流动,既避开了金融机构的严密监管,又确保其对资金的支配与控制。
资金链断再行骗
庞氏骗局终到头
虽然通过真假私募并行的方式吸纳了巨额的资金,但由某某的公司始终没有可持续的经营业务,因此只能不断用新客户的投资款项去填补应支付给老客户的利息。但其承诺的利息太高,再加上要支付给业务员的高额佣金,资金成本甚至高达到30%以上,资金窟窿越来越大。当兑付期集中届满、新投入资金越来越少,资金链注定无法支撑。
2021年年中,由某某的资金链断裂,眼看纸包不住火。面对资金缺口,由某某继续编造各种理由四处寻找资金,企图填补窟窿,喘过气后继续伪私募的骗局。在经人介绍认识俞某某后,由某某一边美化现状,声称自己管理着多只备案私募基金,实力强大,骗取余某某信任,向其借款;一边夸下海口,谎称有数亿合作资金即将到账,还款能力有保障。随后,由某某成功从被害人俞某处骗得2000余万元,但数亿元的窟窿哪是区区两千万能堵得住的,由某某终究“无力回天”,庞氏骗局终到尽头。
在案件审查过程中,浦东新区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积极配合,进行追赃挽损工作,查扣大量赃物并追缴部分赃款。2023年1月18日,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诈骗罪、洗钱罪对由某某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
承办检察官徐弘艳从本案出发,介绍了涉私募基金犯罪的特点:“私募基金类非法集资案件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徒有虚名的伪私募,无资质、不备案、资金无托管、对象无门槛;一类是虚有其表的真私募,管理人经登记、产品有备案,但公开销售、凑单、抽逃转移资金设立资金池等。其本质都是违反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公众吸收资金的金融犯罪行为。”
作为投资人,要注意辨别真伪私募,提高警惕,避免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首先,要看清投资人门槛,警惕个人投资单只私募基金金额不足100万,或投资人金融资产未达到300万、近三年年均收入不足50万,业务员却允许通过“拼单”等方式投资;其次,要看宣传方式,私募基金不可以公开宣传推介,要警惕采用广场式路演、散发传单或随机拨打电话推销等方式公开推介私募基金产品;最后,要看投资人数,单只私募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
素材来源:第七检察部
【来源:浦东检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
-
全球热文:警惕“伪私募”的“糖衣炮弹”:借私募基金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
-
南京梅花山要门票吗(附购票入口)
-
武汉:住房限购区域购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个购房资格
-
安逸花还款了还显示没还款怎么回事?附四种原因及解决办法-全球观天下
-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电”亮元宵节 保电不停歇
-
盐城滨海供电:创新温控设备荣获中国专利奖一等奖|当前播报
-
凝聚合力 同心共赢
-
菜鸟联手DHL建设波兰最大智能快递柜网络
-
上海山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天播报
-
环球看点!全球维度看中国经济这三年,让数据说话!
-
兰州石化这一年·改革发展篇:当前报道
-
烟台中行“鲁岗贷”为企业稳岗扩岗保驾护航
-
建行衡水分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焦点报道
-
「现场」开门红!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在扶风开工 世界速看料
-
【天天播资讯】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佛山展区搭建及布展项目采购结果公告
-
-
凝聚合力 同心共赢
02-06, 17:50 -
内蒙古2023年总投资3.2万亿元 计划实施重点项目3168个
02-06, 15:05 -
全球快报:三部门出台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
02-06, 11:53 -
内蒙古一项目入选全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案例-天天快资讯
02-06, 11:56 -
全球时讯:内蒙古力推政府采购六个“一次办”
02-06, 11:59 -
乌兰察布市2022年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276亿元-环球最资讯
02-06, 11:58 -
“金融活水”赋能五大任务|推出贷款价格补贴机制
02-06, 11:00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兴安盟畜牧业生产实现“九连稳”-当前资讯
02-06, 11:04 -
实时焦点:外贸企业忙生产赶订单 奋战“开门红”
02-06,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