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播报:日本沙特接连爆冷战胜豪门,为什么说亚洲足球正迎来质变?

2022-11-24 06:05:52 金羊网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

一支亚洲球队在面对 2014 年世界杯决赛队伍、上半场就被罚入点球以 0 比 1 落后、并且对手还有进球被判无效时,他们没有 " 小输当赢 ",而是奋勇出击,最终用两个毫无争议的精彩进球反超比分,完成逆袭。


(资料图)

面对德国,日本人做到了。而上一支完成类似壮举的球队还要追溯到……一天前面对阿根廷的沙特。

堂安律庆祝胜利

在世界杯历史上,这也许是亚洲球队迄今最扬眉吐气的两天;但在不远的未来,他们完全可能给世界带来更大的惊喜,给传统豪门带来更大的惊悚。

这两场比赛的惊人相似,不只体现在 2 比 1 的逆转比分,更体现在比赛的进程。

日本和沙特一样,都在上下半场拿出了风格截然相反却都行之有效的打法。

沙特上半时防线压上,坚决造越位,阿根廷上半场 7 次越位,更有 3 个进球被判越位无效,这其中既有运气原因,也和沙特的战术密切相关。

下半场开场连进两球反超比分之后,沙特转而深度回撤,采用多人中路盯防梅西、认准阿根廷边路进攻手段贫乏和中路高点接应不足的弱点,果然让阿根廷无处下嘴。

日本同样如此。上半场他们主打防守反击,成功消磨德国人的耐心,将丢球控制在最低限度;下半场,全队高位逼抢,主教练森保一连换五人保证全队充足的拼抢体能,几乎把比赛的强度变成了一场美式橄榄球。进球的堂安律和浅野拓磨都是替补登场,实非偶然。

除了两套战术的无缝切换,两队队还有更令传统强队警惕的变化。球员身体素质一向被视为亚洲球员的软肋,日本和沙特尤其如此(韩国还能以疯狂拼抢弥补),但从这两场大冷门来看,两队球员都展现出了极强的体能和拼抢能力,在执行目前国际足坛最流行的高位逼抢战术时都显得游刃有余。

沙特和日本的四个进球,各个精彩,而且都是充满直接对抗的运动战进球,进得干脆利落;领先后面对世界强队的大举反扑,防守也是相当从容,阵型不乱,完全颠覆了过去人们对弱队靠 " 蒙进一个然后死守 " 爆冷的刻板印象。

沙特球员庆祝进球

相比起沙特逆转阿根廷,日本逆转德国的惊人程度稍逊,除了德国在上届就曾输给韩国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足球如今的阵容厚度有目共睹:26 人名单中有多达 20 名旅欧球员,几乎每个位置的主力都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俱乐部;稳定性也有目共睹:从 2010 年起四届世界杯三度杀入 16 强,上届更是差点击败比利时进八强。

两天两度爆冷,日本和沙特在面对世界顶级强队时已经证明,他们的身体素质、技战术素养和教练的战术布置以及日本的阵容厚度,都已经全面和世界足球的主流接轨。所以,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回看这两场比赛,人们将不再称之为 " 爆冷 ",而更多地视为亚洲足球实力从量变发生质变的一个标志。

图片 | 新华社

责编 | 钟闻一

推荐要闻
房产推荐
理财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