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孔挖出血管瘤?还会让人“变傻”?
2022-11-08 08:49:36 扬子晚报
挖鼻孔,是日常生活里几乎每个人都做过的事儿。大部分人挖鼻孔是因为清理异物,有的人是因为觉得鼻子痒痒通过挖鼻子止痒。不过有些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就把手伸进了小小的鼻孔抠一抠,好像这样才“爽”。常挖鼻孔真的没关系吗?近日,杭州一小伙就因为长期挖鼻孔形成血管瘤引发关注。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国外最新研究也表明,挖鼻孔有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资料图】
血管瘤、阿尔茨海默症……
挖鼻孔竟有如此严重后果
据报道,杭州小李有个挖鼻孔的坏习惯,他的鼻孔经过长年累月的“伤害”后,这几年每到天气干燥的秋冬季节,左侧鼻孔就会“毫无理由”地流血。
近日,小李一次流鼻血后自己在家按压了快半个小时,鼻血还像下雨一样,一滴一滴往下流。就诊后,耳鼻喉科主任表示小李的左侧鼻腔已经不是一般的“爱出血”了,而是已经形成了血管瘤,想要止住鼻血,只能动手术。据悉,手术过后,小李的鼻血虽终于止住,但如果不良习惯得不到纠正,血管瘤很可能还会“卷土重来”。
“挖鼻孔”这个小小的行为竟然有如此“威力”?发生在小李身上的意外不仅把他和家人吓了一大跳,也让不少网友感到震惊。然而,“挖鼻孔”的风险还不仅如此,近日来自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研究学者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经常挖鼻孔,可能会引起肺炎衣原体介导鼻腔和大脑之间的神经作为入侵路径,侵入中枢神经,诱发大脑细胞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从而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症和痴呆症的风险。
鼻腔承载很多功能
但其实很脆弱
“人体的鼻腔分为两个部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咽喉科主任王旭平介绍,鼻腔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鼻前庭内面由皮肤覆盖,富含皮脂腺和汗腺,生有鼻毛。而跨过鼻阈,里面的区域就是固有鼻腔,分为顶壁、底壁、内侧壁和外侧壁4个壁,由黏膜覆盖。
我们的鼻腔承载了很多功能,除了产生嗅觉和共鸣,还能保温、保湿、除菌、过滤空气中飘浮的脏东西。在王旭平看来,虽然目前尚未有研究表明挖鼻孔会形成血管瘤,但长期挖鼻孔确实就很可能破坏其结构引发反复感染。对于鼻前庭来说容易破坏屏障、形成鼻前庭炎、引发毛囊炎。而如果挖的更深,突破鼻毛这层屏障损伤到里面的黏膜就可能导致鼻腔出血或是黏膜的感染,而手上的各种细菌也就会搭上“顺风车”藏匿进鼻子。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而言,细菌会在鼻腔内部大量繁殖,便会继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成为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罪魁祸首”。
更为重要的是,王旭平提醒,鼻腔和大脑通过嗅神经相通,“相当于是一个‘大峡谷’,它里面有一个潜在的‘通道’。因此肺炎衣原体进入鼻腔繁殖,再沿着这个通道,顺着神经感染进入颅内,理论上确实是会存在的。”
新闻延伸>>>
鼻孔不需要天天清理
鼻毛本身有一定自洁能力
那么鼻子不舒服,究竟应该如何正确清理鼻腔呢?
“鼻腔里普通的分泌物不需要天天清理,鼻毛本身有一定自洁能力。”王旭平告诉记者,鼻毛能够阻挡大部分的灰尘、细菌、霉菌这些脏东西,因此切勿随意修剪鼻毛。其次,如果鼻腔没有特别不适的情况下,也尽量不要动不动就挖鼻孔。“如果有的人非常注重个人卫生,可以选择用生理海水适当地进行鼻腔冲洗。”
王旭平建议,如遇到鼻部不适症状、或反复流鼻血、或回涕带血,应当及时到专业耳鼻喉医院进行治疗,以防耽误病情。
-
-
挖鼻孔挖出血管瘤?还会让人“变傻”?
-
环球最新:济南发文!支持市属国有企业跨区域市场化重组!健全梯次培育上市机制
-
快消息!健身房关门,老板金蝉脱壳?没门
-
【天天新视野】利用半合成生物传感器揭示辅酶A代谢平衡
-
中国气象局:不必谈“拉尼娜”色变 今冬冷空气总体偏弱
-
每日消息!人工智能就像人类智慧的“集合器”
-
有史以来最高火山羽流到达大气中间层
-
全球热门:奥运传奇:感动世界的100个精彩瞬间(关于奥运传奇:感动世界的100个精彩瞬间简介)
-
当前视点!奥运公园(关于奥运公园简介)
-
环球观焦点:奥运冲冲冲(关于奥运冲冲冲简介)
-
【全球快播报】奥运加油手势(关于奥运加油手势简介)
-
索尼专注的固定镜头和无反光镜相机将成为的市场一部分
-
世界最新:陕西商洛男子因邻里纠纷行凶致 7 死 2 伤,作案后跳河自杀
-
当前资讯!8 日起,广州地铁十三号线双岗站恢复正常运营
-
每日精选: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今日开幕;广东老字号展区首次亮相进博会
-
-
鄂尔多斯市持续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 推动各行业用水向节约集约转变
11-06, 16:59 -
安徽凤阳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见闻
11-06, 16:50 -
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8.2%
11-06, 16:50 -
2023年国考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结束
11-06, 17:04 -
全球观点: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9号卫星
11-06, 16:53 -
世界热点评!教育部: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
11-02, 05:55 -
即时:官方公布新冠患者出院居家康复“七注意”
11-02, 05:40 -
天天信息:抗原阳性或核酸检测异常后需要这样做……
11-02, 05:46 -
环球速递!国家药监局: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安全
11-02, 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