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构发布《“科学三减 智选用糖”联合提示》
2022-11-14 15:57:14 中国经济网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4日讯 (记者 施晓娟)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减糖、控糖的话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公众对如何合理用糖、科学减糖存在疑惑。为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四家机构发布《“科学三减 智慧用糖”联合提示》,以配合健康中国行动,帮助消费者,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及超重、肥胖人群培养合理膳食习惯。
据了解,糖在食物中除提供甜味,也影响着质地、口感、香味和色泽,还常用作腌渍和防腐的原料,因此在家庭烹饪和食品饮料工业中被广泛使用。控糖、减糖是大势所趋,但不应将糖“妖魔化”。
事实上,糖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除提供能量,它也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物质,此外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糖与健康的关系关键在于量,过量摄入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摄入9.1克糖,远低于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也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的每日50克的控制量。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糖摄入量逐年增加,不利于肥胖及相关慢性病防控。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儿童、青少年及超重肥胖人群应加强重视,而普通人群可以在合理膳食的前提下享受美食,不必过度谈“糖”色变。
食物多样、吃动平衡是饮食健康的核心,仅控制添加糖摄入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健康水平。控制能量摄入是防治超重、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重要途径,控糖是控制能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丁钢强所长强调,控糖的重点是控制添加糖,而不是果蔬、牛奶中天然含有的果糖、乳糖等,中国居民的果蔬、牛奶摄入量普遍不足。
中国人吃的糖最主要的来源是烹调,因此控制家庭厨房、食堂、餐厅厨房中糖的使用量对于控糖、减糖至关重要。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糖醋、红烧、拔丝、炒糖色等传统烹饪方式制作的菜肴不宜频繁、大量食用,在外就餐或点外卖可要求商家少放糖或不放糖,以水或茶水佐餐,用新鲜水果代替餐后甜品等。此外,购买食品时可酌情选择以甜味剂代替或部分代替糖的产品。
加工食品不是中国居民摄入糖的主要来源,但随着预包装食品的消费日益增加,不合理消费对健康的影响也应引起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食品饮料企业需要进一步改进加工工艺,减少食品饮料中糖的添加量,提供更多的低糖、无糖或小包装产品供公众选择,并研究利用甜味剂替代糖的相关技术。同时,企业宣传应尊重科学,不过度营销,不使用误导性信息,引导公众科学、客观地认识糖和甜味剂。
-
-
多机构发布《“科学三减 智选用糖”联合提示》
-
意华股份:于安徽投资设立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
中信博前3季净利降124%上市2年拟定增募不超11.5亿
-
美利云拟造纸置换电池资产天津力神入主停牌前已涨停
-
天天视讯!亿华通前三季仍亏2年前上市募资13.51亿元
-
收评:三大指数集体翻绿创指跌1.25%医药板块领涨
-
今日播报!一批美妆护肤企业正在冲刺IPO “重营销轻研发”顽疾仍存
-
《输赢》骆伽在小说里是什么结局?输赢小说中方威人物原型介绍
-
社保卡刷不了医保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这几点情况导3动态焦点
-
信用卡面签被拒的原因有哪些 常见原因有这些
-
比较好通过的小额贷款口子有哪些 这4个口碑不错
-
世界关注:韩媒:应停止将雾霾责任甩锅中国 努力减少本国排放才是真理
-
【天天快播报】信用卡怎么才能提高额度 这几点要记住
-
善待他人的说说 善待身边的人经典语句
-
什么是PE?pe是什么意思及其特点
-
-
全球通讯!三部门发文落实从业禁止制度切实保护未成年人
11-12, 15:47 -
“就觉得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业委会主任沙大姐:不想做名人,只想把事做好!
11-12, 15:46 -
踔厉奋发向未来·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上海徐汇:强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协同创新 推动产业“蝶变”
11-12, 15:54 -
“双11”当天全国快递处理量达5.52亿件4环球热资讯
11-12, 16:01 -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1-12, 15:40 -
全球新消息丨今年以来公安机关破获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案件1700余起
11-09, 16:41 -
稳企保链纾困,东莞打出“组合拳”
11-09, 16:43 -
乡村振兴|四川金堂念好“绿色产业经”
11-09, 16:46 -
国产大飞机C919再签300架新订单
11-09,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