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在“狂飙”,年轻人小心这些“坑”-焦点速讯
2023-02-17 10:53:00 中国青年报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大型预训练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正成为很多年轻人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街采多名年轻人,了解他们对ChatGPT的看法。不少人惊叹ChatGPT回答问题的高效,也有人直言ChatGPT回复的内容“仅是机械组合,充满套路”。还有一些年轻人表示担忧,ChatGPT使用不当会造成法律风险,存在泄露数据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
(相关资料图)
ChatGPT的热度在“狂飙”,年轻人使用需注意避开哪些“坑”?
“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产物能推动科技进步,有利于辅助人类的生产生活,但它不能替代人类的智力活动,因为它没有人类所独有的情感和思想。”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认为,ChatGPT涉及庞大数据的算法加工,可能会侵犯到一些用户隐私,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开发者,应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社会伦理道德,保证所收录的数据不侵犯他人的权益。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滕锐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ChatGPT是大量不同的数据集群训练出来的语言模型,目前其背后仍是“黑盒”结构,即无法确切对其内在的算法逻辑进行分解,所以不能确保使用ChatGPT过程中,其所输出的内容不会产生攻击伤害用户的表述。
“如果ChatGPT的回复是错误或虚假信息,会具有极大的误导性,有潜在法律风险。”在他看来,ChatGPT难免存在一些侵犯用户隐私的内容。此外,若回复中存在过度借鉴他人作品的情况,使用不当就有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北京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阳律师分析,ChatGPT这类的AI软件没有独立人格,不具备我国著作权法规范中“作者”的主体资格。AI软件有可能使用未经授权的作品作为素材,只要是网络上公开的数据和信息,就有可能成为被AI学习的数据,除了主动询问软件开发者,基本没有其他有效方式可以阻止。
李阳认为,作者很难查清楚自己的作品是否被AI用来“学习”了,“权利人如果要进行维权,在当前法律体系下难度很大”。
“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知识产权法规定,人工智能程序自身不能成为作者。”滕锐指出,ChatGPT的内容本质,是基于它所拥有的数据进行表达意志的创作,是作为被人类所利用的客体和工具,不具备法律人格,不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ChatGPT侵害了他人的著作权或泄露他人隐私,由它的权利人或使用者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李阳认为,在我国,作品创作完成之日即产生了受法律保护的著作权,建议作者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当发现作品被剽窃时,建议被侵权作者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如可自行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投诉,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向侵权方发出律师函或协助作者发出书面警告等。
“推动构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政府加强监管和研发者保持自律尤为重要。”滕锐说,要避免ChatGPT引发数据安全问题,如泄露商业秘密及违背保密义务,需从法律层面明确ChatGPT产品的应用范围,推进数据的分类分级,规定不同种类数据的保护级别和措施。他建议,在内容保护上,原创性数据要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在技术监管中,要定期将算法合规纳入大数据安全体系,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安全审计、评估验证等。
“行业自律也非常重要,ChatGPT的所有人要注意数据安全合格,也要确保获取个人信息具有合法性。”滕锐认为,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的全生命周期,才能促进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应用“向善发展”。
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晋看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数据隐私泄露问题愈演愈烈,ChatGPT作为数字技术的应用,开发者和使用者都是第一责任人。他提醒,由于ChatGPT的算法和算力均很强大,如果开发者或使用者实施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会具有便利性和隐蔽性,会对反垄断法带来新挑战。
孙晋强调,人工智能开发者要坚持“技术中立”和“科技向善”的原则,开发者的道德水准和法律边界意识,决定其设计软件的发展方向。同时,使用者也要秉持这两项原则,杜绝利用新技术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如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诋毁、虚假宣传、网络诈骗、洗钱等。
在张洪波看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违法犯罪,具有侦查难度,也需科技去甄别和侦破。滕锐认为,机器人走上更高智能阶段的同时,人类利用机器人违法犯罪的现象也会出现,从刑法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可对机器人背后的自然人进行处罚。
2006年年底我国互联网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造成很大危害。这个案例令滕锐至今印象深刻。他说,“熊猫烧香”病毒主要是由当时年仅20多岁的小伙子李俊制作,李俊没有法律意识,利用新技术违法,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年轻人在勇于尝试类似ChatGPT的新鲜事物过程中,不能利用新技术去做违法之事。”
目前,为了避免学生过于依赖人工智能类工具,防止作弊,多国学校已经发出禁令,禁止学生在学校内使用类似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工具完成学习任务和考试。“这是警示年轻人,要明白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的辅助工具,并不能替代人类进行智力创作,如果年轻人完全依赖,会影响创新创作能力。”张洪波说。
在张洪波看来,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帮助人类快速处理字数多、容量大的文本内容,最终的智力创作成果,还是要人类自己来完成。开发者开发设计人工智能工具的目的,应该是让人类学习生产生活更方便、快捷、准确,而不是懒惰和消极。
“任何一项新数字技术出现时,年轻人的反应最敏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他们不仅仅是消费者,也有可能是未来新技术的创造者。”孙晋提醒,年轻人也要注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利用新技术时,不要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 见习记者 刘胤衡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ChatGPT在“狂飙”,年轻人小心这些“坑”-焦点速讯
-
AI加持的新搜索引擎可信吗?
-
买入价卖出价怎么理解?股票如何买入和卖出?
-
最耐日晒的织品是哪一种?纺织用纤维分为哪几类?常见的纤维种类
-
摩托车下乡补贴从哪一年到哪一年?摩托车下乡补贴现在还有吗?
-
家族企业的弊端是什么?家族式企业为什么做不好?家族企业的劣势
-
什么是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属于什么指数?
-
股权分散的含义是什么?股权分散的股票能买吗?
-
支付宝快捷支付限额是多少?支付宝支付限额如何解除?
-
创业板交易时间和规则 开通创业板多久可以交易?
-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规则?上市公司业绩什么情况下要提前预告?
-
什么是海龟交易法则?海龟交易法则哪个版本的好?
-
《江苏高教》与南审共建高等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用心助飞的“金牌”教练|环球热文
-
每日视点!“高性能+高标准”成就隆基高价值单晶组件
-
-
全球热点!最高法:2022年诉前调解成功895万件
02-16, 17:50 -
2022年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
02-16, 16:44 -
我国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提速 环球报道
02-16, 17:03 -
证监会部署开展境内证券公司境外子公司非法跨境展业的规范整改工作
02-16, 16:57 -
溯源中国历史 探索中华文脉——走近“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每日热讯
02-16, 16:54 -
2023年春运圆满收官 全社会人员流动量超47亿人次_每日速递
02-16, 17:02 -
自然资源部发布最新地图规范:不得影响中国领土的完整表达
02-16, 16:05 -
环球微速讯:阳泉农商银行获颁“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牌匾
02-16, 13:54 -
央行:精准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每日信息
02-16,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