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未来食品发展需围绕供给与质量开展
2023-05-06 12:48:44 中国经济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6日讯(记者 刘潇潇 韩肖)4月25-27日,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在谈到“未来食品”话题时表示,对于未来食品,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组织都在进行探索与实践。主要内容还是围绕“食物供给与质量”“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三个方面开展。
陈坚介绍称,目前有关“未来食品”的研究,涉及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纳米技术等,趋势是食品技术(FT)、生物技术(BT)和信息技术(IT)相融合实现高技术产业。
在早些时候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坚曾指出,食品生物技术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分支,既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原辅料制备、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囊括了食品发酵和酿造等传统生物转化过程。生物反应工程、合成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等诸多前沿生物技术,对现代食品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食品加工过程中运用生物技术,对生产、运输、制造和储存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能够在保证食品质量的同时提升加工效率。
-
-
陈坚:未来食品发展需围绕供给与质量开展
-
退休后受处分的他被查,曾任丽江市副市长
-
天天精选!一个老哥是 AKB48 的狂热粉丝,得知中西里菜下海了,为了在片场里有机会和女神 1v1 近距离交流的故事
-
体验国际一流大学的魅力!这几所学校的学生齐聚上纽大_全球快消息
-
+1!长沙新增一所民办普高,名师云集,定于今秋开学
-
82 岁老伯驾驶证换新,驾龄超一甲子 全球热消息
-
九大行动打造“山东制造”优势品牌|全球微动态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我在现场】临河区章嘉庙村的国际范儿 一团“小绒毛”成就亿元“大产业”
-
焦点观察:全国春播粮食近四成 进度快于去年
-
国泰君安发布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
东莞高埗开展《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进企业活动
-
医疗人工智能时代 医学教材仍是最佳入门券 全球快看
-
香肠需要放冰箱吗?香肠放冷冻还是冷藏?
-
早上吃醪糟汤圆会发胖吗过夜的?醪糟汤圆可以当早餐吃吗?
-
伊诗兰顿7件套怎么样?伊诗兰顿7件套使用步骤
-
推荐要闻
房产推荐
理财图文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我在现场】临河区章嘉庙村的国际范儿 一团“小绒毛”成就亿元“大产业”
05-06, 11:58 -
“五一”假期掀消费热 多项数据创新高带动中国经济回暖
05-06, 11:01 -
资讯:【学先进 勇担当】守护场道安全的创新达人——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华北
05-05, 11:56 -
新城控股: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99% 焦点热门
05-05, 11:50 -
内蒙古唯一 徐乃超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05-05, 11:48 -
银保监会:2022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7万亿元
05-05, 09:48 -
【天天报资讯】4月物流业景气指数巩固向好态势
05-05, 09:54 -
功勋模范丨听,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速写
05-05, 10:04 -
快资讯丨新兴业务高速增长 信息通信业发展动力足
05-05,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