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村绽放“美丽经济”
2023-06-25 10:54:50 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6月25日电 题:花卉村绽放“美丽经济”
新华社记者陈国峰
(资料图片)
仲夏时节,走进山东潍坊青州市黄楼街道芦李村,主干道两侧一个个花卉大棚鳞次栉比,大棚里,各品种的高档花卉争相绽放。
“我们村一共265户,基本家家户户都种花,是名副其实的花卉专业村,户均三四个花棚,年收入40万元左右,不少村民开上了汽车,住上了楼房。”芦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洪杰说,发展花卉产业之前,村民看天种粮,户均收入不过几千元,村集体收入微薄,发展民生事业有心无力。
30多年前,芦李村村民李鸿儒在自家地里种菊花,拿到集市上售卖,没想到成为抢手的稀罕物,让他尝到了种花的甜头,村民们也纷纷效仿种起了花卉。
走进村民李道学的大棚,工人们正忙着将幼苗填土装盆。“我种了20多年花了,开始主要种杜鹃、仙客来等,后来跟着市场变换品种。”李道学告诉记者,多年的种植练就了花农的市场思维,市场缺什么品种就种什么。
李道学也见证了村里花卉产业的升级迭代:大棚从最初用竹竿搭建,到后来堆厚土墙,再到现在钢架建设,温湿度控制也由原来全人工到现在全自动。“看大棚中间吊着的像喇叭一样的东西,就是感应温度的,温度有偏差就会通过手机提醒我。”李道学说,现在花卉大棚越来越“智慧”了。
近年来,随着多肉市场的兴起,部分村民转向多肉种植。在村民杨富文的大棚内,满满摆放着多肉幼苗,十几个品种都是他自己杂交出来的。他根据市场热销的多肉品种,购买父本和母本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价格是市面上普通品种的两三倍。杨富文手捧一款叶型短胖饱满的多肉幼苗说:“我给它起名为‘冰泊’,夏天会长出红色的‘糖心’,十分漂亮,很受市场欢迎。”
芦李村的“花样经济”吸引着年轻人回流。在“80后”村民李莎莎的花卉大棚内,一盆盆宝莲灯花簇拥着的电商主播,正在手机前热情饱满地介绍着产品,李莎莎和工人们则忙着将订单打包。
李莎莎以前在外打工,看到朋友直播卖花搞得很红火,便产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去了很多花卉大棚,最终决定卖宝莲灯花。这个从荷兰引进的品种,叶片宽厚、花形硕大,看上去高贵大气。”作为青州第一批直播售卖宝莲灯花的农户,李莎莎的电商已经小有规模,日销90盆左右,多的时候每天卖到200盆。
花卉产业不仅鼓了村民腰包,也让村集体收入越来越厚实。芦李村村南几百亩丘陵地,因不适宜种粮,常年荒废。村里引进10余家花卉企业,将这些土地流转租赁给企业,费用归村集体。村里富起来以后,硬件设施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村里70岁以上老人每逢老人节、春节等节日还有福利发放。
30多年养成的“一朵花”,给芦李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李洪杰说:“靠着这个‘美丽’产业,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美丽’!”
-
-
花卉村绽放“美丽经济”
-
新技术“引流”,这个“6·18”有点不一样
-
全球今日报丨警惕“看人下菜”的粉红税
-
上交所中报预约时间出炉 康缘药业拔得头筹
-
奥迪a3广告曲是什么?奥迪a3价格为什么优惠这么大?
-
微信上线拍一拍怎么打开功能?微信拍一拍怎么设置详细教程?
-
太原市中考志愿填报可以修改几次?
-
广铁集团招聘毕业生面试考核要求是什么|全球视点
-
高端定制领军品牌罗伦士,2023粤港澳车展大放异彩!-全球球精选
-
moto razr 40开售:3999的折叠屏卖疯了 环球信息
-
3999元起!moto razr 40小折叠屏神机开售 快播报
-
44万亿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新机遇
-
传统文化润童心!焦作市龙源湖学校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
-
惊心24小时!俄罗斯瓦格纳“叛乱”始末
-
美国货运列车开上桥,桥突然塌了,车上危化品流入河,饮用水取水口紧急关闭|热门
-
-
文旅部发布紧急通知 加强文旅行业安全生产|世界快资讯
06-24, 15:47 -
天天观点:对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应有信心
06-24, 11:50 -
今日热搜:端午假期文旅消费场景丰富 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06-24, 12:04 -
世界最资讯丨治理网暴要标本兼治形成合力
06-24, 11:49 -
“剩菜盲盒”,你愿意买吗?
06-24, 10:57 -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浙江舟山:海岛乡村逐浪振兴蓝海 每日快报
06-24, 09:44 -
微速讯:“智能农机”让种地更有底气
06-24, 09:58 -
一季度中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量较快增长
06-24, 09:52 -
铁路公安加强宣传检查筑牢安全生产屏障
06-23,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