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上山”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3-07-03 08:45:41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段时间,围绕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研发推广的“水稻上山”技术相关话题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大好事,也有人质疑山上种水稻不切实际,还有毁林造田的嫌疑。事实究竟怎样?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朱有勇院士所说的“水稻上山”,实际上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就是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被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这些田本来就有,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也不会破坏生态。不过,这种栽培模式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朱有勇院士团队在当地示范推广杂交稻旱种技术,2022年推广了53.12万亩,水稻平均亩产350至400公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但比种玉米产量高、效益好。
“朱有勇院士介绍的最高亩产788公斤,是在0.52亩小面积上多施了一次肥、多浇了两次水的条件下取得的,是专家攻关田产量,不是农户大田产量。这种小面积攻关对探索本地区水稻旱种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为筛选品种、集成技术探索了出路,对完善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4.5亿亩左右,平原稻田占近60%,丘陵稻田占25%左右,山地稻田约占15%且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贵州、云南两省面积最大,占四成以上。为了保障口粮,历史上很多丘陵山地能种的都种上了,例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就是立足当地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这也是由我们国家资源条件决定的。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由于多方面原因,山地水稻的产量一般比平原和丘陵地区要低一些,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比平原地区低近200公斤,比丘陵地区低100公斤左右。因此,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是通过选育适宜品种,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山地水稻单产水平。
针对有网友质疑在丘陵山区搞高标准农田建设费钱费力还不讨好,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说,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一要求的实际举措。国土“三调”显示,全国位于6度以上坡度的耕地约4.4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74%。现阶段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地不仅要种上,还必须要种好,这就需要通过把斜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配套水利设施等措施,提高产能。
专家表示,国家对在坡耕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要求因地制宜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比如,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水资源、气象条件等,不同条件的地区有不同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像雨水多的地方要采取建护坡、田坎等农田防护措施,避免产生塌方和泥石流。建设选址要合理,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生态红线区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特别是不得借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名,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垦山、开荒。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网上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将其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联,经核实,多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比如,流传最广的一张图片实际上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还有农田被暴雨冲毁的图片,也与在山上种水稻无关。“我们每年都对农业防汛排涝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受灾地区及时修复水毁农田,恢复农业生产,能抢一亩是一亩,能抢一季是一季。”该负责人说。(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
-
“水稻上山”究竟是怎么回事
-
全球简讯:全国夏播粮食播种面积已过八成
-
简讯:咖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各路资本积极抢抓咖啡经济风口
-
天天新动态:美股上周五纳指涨1.45% 苹果涨2.3%英伟达涨3.6%
-
电感的单位换算1亨= 毫亨= 微亨_电感的单位_焦点观察
-
热门看点:贵州疾控中心提醒:这些毒蘑菇贵州常见 不要食用
-
环球观天下!孩子王加盟费_孩子王加盟吗
-
wps如何删除多余的空白页
-
执法大队变“执法犬队”?官方通报!
-
华为 MatePad Air 新配色预售 首发立减 200 全球快资讯
-
全球看热讯:2T 还不到 500 块的固态硬盘,背后的故事还挺复杂。。。
-
关于上半年基金投资的三点思考-今日热议
-
高海拔地区在建的世界最长隧道 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
-
环球快报:中国已被包围?强劲盟友突然现身“24海里邻接区”,台军罕见发声
-
株洲樱花节_关于株洲樱花节概略 世界热点评
-
-
当前关注:我国多个迎峰度夏重点电网工程建成投运
07-02, 16:06 -
天天快消息!1至5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2%
07-02, 15:44 -
新动态:中国铁路暑期运输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7.6亿人次
07-02, 16:03 -
央企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07-02, 15:57 -
观焦点:教育部暑期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开通
07-02, 15:54 -
服务升级新体验 厅堂改造“旧貌换新颜”|焦点快报
07-01, 11:58 -
6月份制造业PMI回升 显示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天天热议
07-01, 12:06 -
6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07-01, 11:42 -
为非遗传承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全球要闻
07-01,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