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阴以“收”为要 凉而不寒及时添衣
2023-08-23 19:58:17 新民晚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处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十四。《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出伏,处暑过后,秋凉时常来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王晓素主任医师表示,暑去秋来,季节更迭,人们的养生也应顺应节气转换而有所改变。
王晓素提醒市民,虽然民间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等俗话,意思是说即使到了处暑时节,天气仍可能比较炎热。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白天秋阳肆虐,也只是夏天的“回光返照”,处暑之后,气温的整体趋势逐步走低,尤其是早晚温差会比较明显。王晓素建议市民在践行“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时,也要在气温较低的早晚适当添加衣物,做到凉而不寒,以免感冒。
处暑时节养生应以“收”为要。此时人体的代谢由盛转衰,人们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做到神气内敛含蓄,不急不躁,从容平和,使肺气清和均匀。王晓素说,夏秋季节交替之际亦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湿燥交替的气候更是为一些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尽量减少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活动,适当增加室外运动,慢跑、健身操、各种球类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自行佩戴口罩,尤其是体弱多病的易感人群更应注意。”王医生建议。
处暑时节,如何“吃出健康”?王晓素介绍,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处暑饮食养生应当在调理因暑湿而伤的脾胃功能的基础上,加以滋润肺胃,为仲秋、晚秋进补打好基础。市民可以吃点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等食物起到清热安神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吃梨、冰糖、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山药作为“秋天第一补”,搭配白扁豆、百合、木耳等一起烹饪,健脾化湿润肺的功效尤其好。山药扁豆粥、山药百合粥、处暑百合鸭、冬瓜薏米老鸭汤、莲藕党参玉竹排骨汤等都是夏末食补的上佳选择。王晓素也提醒:如果想用人参、党参、黄芪等药物调补,最好还是通过中医医生经过辨证论治后选取合适的药物,以免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随着秋季的脚步慢慢临近,秋燥渐起。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有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干咳甚至痰带血丝,大便干结以及皮肤干燥等症状。王晓素建议,应做到少量多次多喝水。充足的水分既可以帮助缓解秋燥的不适,也可以促进排便。记得用温的白开水替代冰水冷水,以免胃肠因寒冷刺激发生痉挛收缩出现疼痛不适。
(记者 郜阳)
-
-
秋冬养阴以“收”为要 凉而不寒及时添衣
-
多部门共同发力 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有哪些新利好?
-
为什么台式机没有备用电源呢?
-
国产捷豹 E-PACE 即将在 2023 成都车展期间上市
-
买超酒吧与好友续摊 搂长发美女肩膀动作亲昵
-
《燃冬》七夕大片 周冬雨刘昊然屈楚萧三角关系暗流涌动
-
宁浩新作《红毯先生》将于多伦多电影节首映,主演刘德华获特别贡献奖
-
92年财务主管,竟然把电商行业会计做账实操总结的这么详细,佩服
-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跌1.91% 海欣食品涨1.11%居首
-
阳光电源跌4.71% 股价双头时东北证券中泰证券喊买入
-
同花顺跌4.67% 华西证券在其高点喊买入
-
禾迈股份跌6.16% 东方财富在其股价最后狂欢前喊增持
-
能链智电(NAAS.US)获陕西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资质
-
中国软件跌停 机构净卖出2.39亿元
-
沪股通现身3只个股龙虎榜
-
-
央行: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
07-12, 10:08 -
自觉抵制有偿补课、收受礼金礼品 盂县教科局发布《工作提醒函》
07-12, 10:08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直门达水文站:从靠人力蹲点到监测自动化
07-12, 10:07 -
自然资源部: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
07-11, 16:03 -
船员大国!我国注册船员超190万人
07-11, 16:05 -
安徽多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07-11, 15:10 -
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延期至明年底
07-11, 15:03 -
新闻1+1丨汛期,地质灾害如何防范?
07-11, 15:06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4亿
07-11,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