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握手:当前动态
2023-04-11 10:53:34 人民日报
(相关资料图)
前不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项发明专利,以“先用后转”的新模式,许可企业“试用”。这一“试”,既解了企业在技术上的“渴”,也搭了后续深度技术开发合作的“桥”,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减少行政审批、鼓励市场化定价、完善激励机制等手段,着力打通科技和产业的连接通道,加快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从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到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再到一些地方和科研单位纷纷出台具体举措……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完善。一些受到市场欢迎的新模式不断涌现,知识产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产业化是专利的生命力所在,专利只有投入市场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然而,相当一部分专利成果还停留在“纸面”上,实际转化率不高。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科研单位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高校仅为3.9%。高校院所中仍有大量沉睡的专利成果,亟待从“书架”走上“货架”。
制约高校院所专利成果产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目的主要是结题验收、职称评定、申报奖励等,而非对接市场需求,造成从源头上缺少转化运用的条件。专利作为无形资产估值难,职务发明成果作价入股的顾虑尚未完全消除。在激励方面,成果转化收益在一些科研单位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分量不高,科研人员“不愿转”的不在少数。此外,由于缺乏懂技术、懂转化、懂市场的专业中介人才和成熟的技术交易市场,不少专利成果没有转化的门路,“不会转”的现象比较普遍。
实施专利产业化不仅是专利权人的当务之急,也是全社会的迫切需求,更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题中应有之义。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让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需要让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形成合力,加快出台细则或配套措施,确保政策措施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专利产业化机制,特别是搭建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平台,让专门人才成为促进专利产业化的“加速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围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的堵点、难点进行制度创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比如,针对交易定价等难点,提出“先使用后付费”的模式;针对成果转化通道不畅,尝试科技经纪人的解决方案。随着更多硬招实招的落地见效,让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顺利牵手、紧紧握手,高校院所专利产业化率必能稳步提升,为我国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
-
让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握手:当前动态
-
11年前铩羽而归,联想为何重返电视圈
-
环球热议:大族激光2022年净利同比降4成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降5成
-
【世界时快讯】长电科技去年净利32.3亿增9% 经营现金流净额降19%
-
销量下滑 空气净化器还能“靠天吃饭”吗?
-
今日申购:中船特气、晶升股份、中裕科技
-
他生命最后 10 小时的影像,再看依然泪目…
-
天天快播:河南周口:调整二套住房认定标准,购房可提直系亲属公积金
-
小米 13 Ultra 外观曝光:4 月 18 日正式发布
-
环球最新:充电只要 18 秒 车主狂喜!新型水系锌离子电池材料问世
-
世界观天下!徐闻:两片海连起甜蜜致富路
-
“Z世代”或重拾“笨手机”
-
信息技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每日看点
-
行业格局重构 业内共探酒业如何觅机遇寻突破 全球快报
-
每日速递:走向世界的中国“土特产”
-
-
农村义务教育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达76.01%
04-10, 15:05 -
多项税收数据反映经济发展实现较好开局|热闻
04-10, 11:02 -
世界银行批准中国贷款项目 旨在减少塑料垃圾污染|观热点
04-10, 11:04 -
我国海拔最高地热电站累计发电突破5亿千瓦时
04-10, 09:54 -
环球热议:让中医药产业搭上智能化数字化“快车”
04-10, 09:58 -
多项数据向好 交通物流加速“跑起来”
04-10, 09:51 -
中国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新应用新体验新消费
04-10, 10:03 -
每日消息!夯实丰收基础搭好丰产架子 全国已春播粮食1亿亩
04-10, 09:43 -
助企惠企 帮企兴企 “云会计走进专业镇”专项行动启动
04-09, 12:04